對色燈箱檢測紗線色差
發布時間:2020-07-27 18:02瀏覽次數:
色差僅對同一批號的紗線而言,不同批號的紗線沒有可比性,色差僅憑肉眼就能看出來,不明顯的需借助熒光燈來觀察,色差紗線對印染布和色織布等色布影響很大,會產生上色不勻、染色條花、染色色差等有損織物外觀質量問題,因此,控制紗線色差是紡紗生產中的一個重點,應該使用一個
標準的光源照明環境來檢測色,
標準光源對色燈箱作為種專門用于顏色檢測的照明燈箱設備,多光源標準光源對色燈箱配置了D65、CWF、TL84、U30、UV、F光源等多種對色燈光,對顏色的檢測有著很大的幫助,我國是產棉大國,由于各個省份、地區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不同,棉花的顏色差異很大,即使剛采摘的同品種的籽棉,由于成熟度的不同,顏色也有差異,色差產生的原因有本色色差和染色色差,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下色差的產生以及用標準光源對色燈箱對紗線色差的檢測。
紗線是一種紡織品,用各種紡織纖維加工成一定細度的產品,用于織布、制繩、制線、針織和刺繡等,紗線色差是評定紗線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棉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把關產品質量的重點之一,色差又叫黃白紗,可以分為本色色差和染色色差。
1、本色色差產生的因素:
① 配棉工藝不合理,配棉時不滿足相似原則所導致的色差。
② 未進行檢驗和逐包檢驗工作,取樣不全面導致的色差。
③ 清棉工序混棉不均勻所產生的色差。
④ 各工序未保證先紡先用,半制品長期積存導致的色差。
⑤ 錠速級差引起的長片段和條干引起的短片段的捻度差異。
2、染色色差產生的因素:
① 由于產品中摻有異性纖維或原棉成熟度差異過大,致使纖維著色能力不同而產生染色色差。
② 紗線產生色差的根本原因是原棉顏色的差異和在加工過程中對原料沒有進行很好地利用、搭配,以及沒有采取必要的把關和預防措施。
③ 色差的程度隨棉纖維成熟情況而變化,成熟度差異越大的纖維,其色差越大,而成熟度接近的棉花,其色差較小。
所以為了避免色差,建議棉紡生產企業一定要使用標準照明光源來進行照明,有條件的企業還需要配備
標準光源對色燈箱,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照明光源不標準導致的紗線色差問題,將待測的樣品放入燈箱底部的中間位置,觀察角度通過目視檢測法就可檢測出產品的顏色色差,從而保證顏色的一致性,提高產品的品質,提高公司效益。